从科技创新到产业落地 如果不考虑测试

admin1个月前12语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caozsay),作者:caozsay,题图来自:视觉中国实话说,听起来确实很激动人心,这些年,应用科技最大的成就就是新材料学,相关诺贝尔奖也有好几批了,而且确实深刻影响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包括电池技术,从手机到汽车到航空航天的广泛应用;包括建筑环保材料;包括LED屏幕和柔性屏技术等等。

但,也必须正视一个现实,从实验室的牛逼成果,顶尖期刊的高水平论文,到商业落地,往往也充满了曲折,毕竟商业环境需要更多的考量,良品率,成本,耐用性,安全性,以及针对产业化进一步的研发资金等等等等。

比如柔宇科技的那几个斯坦福博士,我相信他们是基于足够优秀的科研成果的,但规模量产这块,似乎一直没办法突破瓶颈。

DeepMind的顶级论文已经发表若干篇了,激动人心,震撼世界,然而至今依然是巨额亏损,从商业角度看,投入产出完全没法看。

当然,谷歌愿意扶植未来,这种亏损也是值得赞许的,但仍然要说明的是,科研到商业的路,是漫长而曲折的。

我后来跟一位曾经认真的对崔屹教授电池新材料技术做过投资调研的朋友吃饭,他的观点是,技术是好技术,但实际落地还没那么乐观,需要可能不短的时间。

从实验室里的科研论文,到工厂落地的商业转化,可能需要相当的耐心,也可能需要一些持续而巨大的研究经费,更需要的是严谨而踏实的科学精神。

量产的成本和可行性一些实验室数据优异的性能特征,可能是极为复杂的操作中获取的,而且可能存在大量的失败率,但实验室,只要你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而产业化,需要你具有高度稳定的量产能力,规模化的出产工艺,以及足够稳定的良品保障。

比如比特大陆今年栽的一个跟头就是,7纳米技术很先进,但良品率一直不理想。

我在美国其实还听到一个老朋友,苹果芯片工程师的介绍,他说苹果芯片,量产一代,测试一代,预研一代,实际上最新的技术比你看到的最新发布的产品,其实要领先两代。

突然搞定了一项新技术,突然就发布新产品,这种事情不是没有,但是其实在工业界相当罕见。

耐用性和可持续性一个论文中数据指标特别优秀的材料,在工业环境中,在生活环境中,能否具有稳定持续的表现,会不会随着某些环境因素相关指标极速衰减,甚至完全失效。

其实这类问题也很常见。

理论上很优秀,但理论成立,通常是有相当多假设前提的,而现实中往往无法满足如此众多的假设前提。

场景适用性问题某种技术,在某些场景中,可能会存在极为卓越的表现,但如果复制迁移到其他场景,那么如何复制迁移?适用性是否合适?以及相关所需的研究和测试成本,都是非常需要考虑的。

Deepmind的论文那么漂亮,深度学习算法的通用性表现那么强大,但扩展到更多商业场景仍然需要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这还是纯粹的代码层面,就已经如此了;如果涉及工业生产和材料层面,要考虑的问题就会几何级增加。

持续的经费投入。

为了发论文的科研经费,而为了量产的科研经费,可能真的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比如可控核聚变,从原理到可行性实验,其实已经有非常多成果了,但要想做到真正的产业化,算算已经多少年了,已经多少费用砸进去了。

那未来还需要多少经费,多少年,是不是无底洞一般。

大家都知道这东西好,都知道原理是什么,磁场约束也已经验证可以实现正反馈,但是离建成发电厂,还有可能十几年到几十年的距离。

还需要可能几百亿到几千亿美金的持续科研投入。

没办法,这就是科研到产业的距离,漫长而艰辛。

那么,是不是无法落地的科研就没有意义?是不是科研成果无法转化生产力就是没有价值?肯定不是。

我们依然鼓励和支持科研,很多时候,一些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仿佛是无用之功,看上去和生活距离遥远,但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而且,很多看上去遥远的事情,在若干年后,依然是有可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比如我以前举过的例子,爱因斯坦在创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理论的时候,人们很难把这样的理论和日常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但今天,成本极低,普及率极高的GPS模块,已经用到了这两个公式做定位修正,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科学研究,不用为眼前的市场前景负责,每一项进步都值得赞许和鼓励;但产业空间和价值,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验证,而且,并不能简单的用科研成就和论文质量来评估。

那,罗永浩老师的新闻发布会,很多网上解读,相信读者都看到了,实际上今天也是一种解读吧,虽然比别人都晚了好几拍。

第一,该物理灭菌技术,从科研角度来说,当然是有价值的,这是不能否定的。

第二,应用场景实际上是极为有限的,正如很多人解读的那样,灭菌环境和低菌环境,实际上应用场合并不多。

第三,产业落地的成本问题,目前看上去似乎解决的并不够好。

成本是产业落地的核心问题之一。

第四,耐用性和持续稳定性尚未验证,而且较大概率是目前做不到的,目前看到已落地的商业产品,基本上用于一次性和快速消耗性的医疗产品。

那么这样的一个在局部领域具有一定价值,但仍然需要进一步落地验证的科研成果,被包装成为通配所有场景,适合各种健康问题的杀手级解决方案,是违背科学精神,违背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的。

正如其他大V所言,这其实是微商领域擅长的包装话术。

其实罗老师自创业以来,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个,缺乏科学素养,缺乏对科学、技术,工程的尊重。

当然,实话说,很多成功创业者确实也不需要这个,贩卖鸡汤课程,弄个微商卖个面膜什么的,确实也不用科学素养,可是罗老师还挺爱挑战科技产业,这就尴尬了。

互联网上关于乔布斯的鸡汤太多了,偏执的老板只要坚持某个理念,工程师就一定能够攻克所有技术问题。

我猜罗老师肯定是信以为真了。

苹果在技术上的投入,无论是人才还是资金,都是极为惊人的,而新技术的成熟也是需要时间的,正如上面提到的,预研一代,测试一代,发布一代,这样才能保证每个版本产品上线后的质量稳定,如果不考虑测试,研发的时间和成本,然后把所有问题归咎于,我的人才不行,我的技术团队不行,我的外包商不行,反正我的点子没问题。

这种永远正确先生,能把事情做好,才见鬼了。

顺便说一下,这几年,有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经常来中国访问走穴,出场费不过100万人民币左右的样子,想要标榜自己是技术流,不如考虑请个诺奖走穴狂来站台,这个点子免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caoz的梦呓(caozsay),作者:caozsay

本文链接:http://www.yesureba.com/xwzx/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