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新闻客户端的ID化和浏览器化 除了用户体验之外

admin2个月前6网络

文/赵楠 (作者微信:zhaonan)腾讯新闻客户端iOS 3.2版更新那天,冯大辉发了一条朋友圈:腾讯新闻新版本做的不错。

很少能看到冯大辉夸赞某个产品,所以,当冯大辉发了这条评语后,我上了心。

其实我也一直很留意几家新闻客户端的产品比较。

我认识的一个创业好友,他在新闻APP方面做的很不错。

但方向和几个门户都不同,我一直担心门户的节操是否会影响到他的前途问题。

(具体方向如何不同后文会探讨。

)回到产品。

先说说新增的两个功能,微讯频道利用微博的资源,水到渠成。

心情表态则是在增加新闻的参与度。

从两点来看,主要还是从社交方面进行补充。

再有就是,整体的设计风格和UI表现极简。

但我认为更应该讨论的地方是,腾讯新闻客户端的类目、低栏设计。

可以看到,腾讯新闻APP没有边栏,把不同的频道直接放在了顶栏,而底栏是4个类目,依次是新闻、订阅、图片和视频。

不要小看这样的一个前台设计。

因为它直接影响着用户阅读新闻的便利性,设计的不同,导致的用户点击率也是不同的。

我个人非常看不懂那些把频道放在边栏的新闻APP。

目前四大门户的新闻APP中,新浪是这样干的。

我问过一个产品经理,他给我的数据是,如果把频道选择页放到边栏,那么除“头条”外的其它频道的点击率会偏少50%。

我理解新浪产品这样设计的逻辑,触摸屏时代,手指滑动比指尖选择更为方便。

但现实的问题是,目前绝大多数用户仍然保持着PC浏览新闻或wap浏览新闻的习惯,要能直接看到选项才会有意识去切换。

国内移动互联网设计的一个理论是,不要指望用户主动去探索的能力;而要主动呈现给他,再让他去选择,而不是期待着他去找到发现答案。

除新浪外,四大门户新闻APP中,设计有边栏的还有网易。

但网易不是把频道页放在边栏,而是把类目放到边栏。

类目包括订阅、本地、图片、跟帖等。

我的观点还是那句,尽量不要有边栏设计,除非你不想让用户去点击,只是作为附带功能。

腾讯和搜狐是没有边栏设计的。

但不同的是,腾讯的底栏是新闻、订阅、图片和视频。

而搜狐的底栏是订阅、新闻、视频和更多。

“更多”里面是账户信息和推荐的其它APP。

我不懂为什么搜狐没把“图片”放到底栏?底栏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图片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非常吸引眼球。

有屌丝的地方,图片内容一定受欢迎啊。

或许是搜狐想腾出一个底栏位置来留给“更多”里的APP推荐?相较而言,我还是更认同腾讯新闻APP的产品逻辑。

不要边栏,只保留顶栏和底栏。

新闻、订阅、图片、视频,也都是移动时代用户最常选的资讯内容。

比如视频,既然优酷手机APP能有那么大的流量,那么通过腾讯新闻APP这个入口,也能丰富腾讯视频在UGC短视频上的内容。

但腾讯新闻APP仍然有值得优化的地方。

首当其冲就是“强化用户ID体系”。

未来的新闻内容一定是融合两个部分,一个是专业编辑的B2C模式,另一个是基于用户喜好、行为的个性化推荐。

后者需要基于用户的大量行为进行数据分析。

而腾讯的优势也恰好在此,有相当多的媒体产品和社交产品集群,这些集群通过QQ ID和微信ID打通,基于ID的个性化内容推荐理应作为腾讯新闻接下来的重点方向。

基于上述思路,是否可以将底栏的“订阅”的范畴扩大化,让它成为基于用户ID的个性阅读页面?在产品设计上,可以将“订阅”更名为“我的”。

然后用户点击后,出现一个Page页,以流媒体的形式展现订阅内容、微博、小说以及其它更多基于用户ID个性化的内容服务,也可以包括电商导购属性的内容。

产品设计,除了用户体验之外,就是要抓住未来的产品趋向。

那么,新闻客户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的答案是:基于ID体系,借助跨平台性的数据挖掘,提供个性化内容推荐,一定是一个重要方向。

在PC互联网时代,更多表现为用户需要编辑来“喂”新闻;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资讯的需求表现更多为“要和我有关”。

这个“有关”,不仅与资讯内容有关,也与服务性内容有关。

什么是服务性内容?股票资讯、电商导购、本地化商户,都属于服务性资讯内容,都可以按类目放到新闻客户端APP底栏的“我的”Page页中。

此外,新闻客户端也一定会浏览器化。

我采访的很多产品经理都说,在手机上登录浏览器,主要是为了去搜索。

马化腾、傅盛,都是这个观点。

百度手机客户端让我们看到,哦,原来它不仅是搜索,还是一个手机浏览器。

在“框”上不仅能够搜关键词,还能输入网址跳转网页。

实际上,人们在手机上去搜索,是延续PC习惯的一种行为。

而人们去搜索,也是为了摄取内容。

只不过,搜索是满足用户在“长尾”里面找内容。

但在长尾里面找内容,更多是PC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和我有关”的资讯内容和服务内容是用户摄取的主要内容。

因此,如果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满足了用户的内容需求,那么它为什么不能扩大化成为一个浏览器?新闻客户端浏览器化的具体产品表现形式是什么?就是用户在新闻客户端APP底栏的“我的”Page页中,点击不同的服务性内容后,跳转到新的页面上来。

而“我的”Page页可以包括:订阅的资讯、收藏的文章和小说、股票资讯、本地服务,以及收藏的网站,以及搜索框等。

思考一下,既然手机浏览器都在不断的加载内容,那么内容APP为何不能成为浏览器呢?(画外音:当我把本文的思考发给搜狐新闻客户端产品运营负责人岳建雄时,他说,很多都在他的考虑之内。

那就等待吧。

)Twitter@26x14eth“村里那点儿事”创办人认证作者已在发表 51 篇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yesureba.com/xwzx/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