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ada的背后 内容要更好玩

admin4个月前12科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李欣欣、顾筝,照片:李欣欣、顾筝,头图来自:上海市民生活指南最近发生在乌中市集的那场Prada联名秀,最受震动的,不是互联网上的网红,而是上海其他菜场。

来自静安、黄浦、杨浦各区的“专业菜场人士”,带着当下上海中心城区大多数菜场的生存焦虑,思索着菜场的未来。

上海的菜场上新闻的频率越来越高,前有高陵市集,后有Prada市集,实际上不少菜场都经过了一轮面貌彻底的翻新。

走过很多上海市中心菜场后,我们想说的是,上海的菜场不会消失,只会换一种生存方式;上海菜场的烟火气也不会消失,只是更新换代。

01十一长假,因为和Prada的一次合作,乌中市集彻底刷爆朋友圈、小红书。

网红攻陷乌中市集是黄金周时的一大奇观/@国际教育一姐从话题效果来看,这次合作足以纳入广告文案界教科书。

再细想一下,这次跨界合作的活动背后,是有点东西的。

“双方其实都遇到如何吸引年轻人的问题。

”徐汇区商务委副主任姜舟说。

对于这次合作,菜场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菜场人气,吸引更多人关注菜场,尤其是不怎么去菜场的年轻人。

“光靠一斤青菜减两毛钱吸引人,这种方式太low。

”如何吸引客流是如今菜场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采访得知,这次合作中,Prada向菜场支付了一定的场地费(具体数额相关人士表示不便公开)。

另外的支出,就是众所周知的包装纸,还有装饰菜场的图案等材料费。

那么这次合作到底给菜场带来多少创收?很可惜没人愿意透露。

但乌中市集的工作人员承认,因为这次合作,的确一下子生意好起来了,整体销量肯定是翻倍的。

蔬菜摊贩也说,收入比平时高了一点。

当然,吃到活动红利最多的,肯定不是菜摊鱼摊,而是联名期间,天天排长队的花店、农场餐厅。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商户的性质,跟传统菜场的概念其实没多大关系。

菜场与Prada的联名活动结束后,花店的生意依旧很好乌中市集的运营方是新徐汇菜篮子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这里变成一个好玩的菜场,始于2019年末的一次大改造。

原先蔬菜在二楼,一楼被分割成10家小店,由个体户们经营,有点乱哄哄的。

2019年末,运营方请来专门的设计师,对菜场格局进行统一设计。

2019年改造后,乌中市集的门面走小清新风格重新亮相后的乌中市集,虽然内部依然卖菜,但已经具备了作为休闲娱乐化景点的觉悟。

一楼漂亮的鲜花店、用统一精美小篮筐码蔬菜的摊位,还有二楼小清新风的农场餐厅、能照进阳光的大块玻璃窗,加上位置就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地段,马路边大片梧桐树,“小红书感”扑面而来。

大块的玻璃窗设计,采光充足,视野开阔但乌中菜场还不够“好玩”。

我们发现,这次仍有商户是错过机会的。

像二楼大面积的传统菜场区域、冷冻品半成品,他们在各大社交平台的露面就很少,大家发的都是花店、楼梯、外墙这些美美的区域。

对挤破头去拍照的小姐姐们来说,买一袋鱼豆腐,根本出不了照片。

哪怕是Prada走后的平常日子,我们观察发现,二楼大片传统菜场区也要比一楼更冷清。

尤其是中午饭点,二楼农场餐厅里坐满了年轻人,和旁边顾客廖廖的半成品区对比鲜明。

02当然,并不是所有市中心菜场都能和Prada“联姻”。

上海菜场们拼命博出位背后的动力在哪里?在乌中市集被热闹和喧嚣充斥时,离它仅有3公里左右,市中心另一个大菜场——大沽路菜市场,有种“热闹是它的,我什么都没有”的黯淡感。

大沽路菜市场是非常典型的传统菜场,面积在市中心算特别大的。

楼下卖蔬菜水产,楼上卖南北货、日用百货,像穿越回二十年前。

大沽路菜场,楼上卖南北货的柜台还是传统形式10月14日下午1点多,菜场里总共也没几个顾客。

王阿姨的摊位很整洁,她用一个个蓝色的塑料篮分装蔬菜。

此时好几个篮筐已经卖空,但她也不准备补菜了。

王阿姨说,这几年受电商影响生意冷清了很多这一方摊位由她和老公勉力维持,“还不如钟点工阿姨,钟点工阿姨做得好一个月都有1万块呢。

”王阿姨算了算,扣除各种成本,两个人加起来,每天不过净赚两三百。

这还是建立在他们拼命压缩租房成本的基础上。

自从前几年网上买菜火起来,王阿姨深刻感受到菜场客人变少了。

“年纪大的、手机上不会买的才会来(菜场)。

”这里摊位费十几年几乎没涨过。

王阿姨告诉我们,一个摊位租金每月1200元左右。

但即便如此,一些新的人来了两年,还是做不下去,就走了。

市场里好几处摊位都空着。

大沽路菜市场里一溜闲置的摊位面对菜场的寒冬,年轻点的摊主也试图寻求出路。

李玲(化名)家的摊位位置比较靠后,她说光靠居民买菜,已经很难维持生意,现在主要靠给饭店送菜。

送好饭店的菜后,李玲(化名)的摊位前几种蔬菜都空了她告诉我们,这里大多数摊主都主要靠饭店客户。

李玲的另一个收入来源,是把摊位当作网购平台在线下的点。

她是“拼多多”一个站点的管理员。

“拼多多”早上把客人网购的菜送到摊位,由她来分装,等顾客过来拿。

这份小兼职平均每天能给她带来二三十元收入。

她说“蚊子肉也是肉”。

李玲靠兼职拼多多的站点管理员赚一些小钱在大沽路这样的市中心菜场,王阿姨和李玲都还算做得好的。

熬不过去的大有人在,李玲旁边一大片摊位空着。

“之前的阿姨年纪大了,不做了,后面也一直没人来接。

”她说。

走出菜场,这种生存的焦虑感就更重了。

在大沽路菜场旁边,就有一家联华生鲜超市、一家清美鲜食超市,蔬菜水果肉品码得整齐又清爽,还经常促销打折。

清美门口打折促销的海报这家清美门店空间算小的,但说起营业额,营业员阿姨一脸骄傲:每天能有1万多元。

这类主打生鲜的小店,每一家菜场的周围都到处可见。

钱大妈、肉联帮、永辉生鲜、路边小菜店,挤破头排队瓜分菜场客流。

至于盒马、叮咚、美团这些电商平台的挤压更不用多讲。

连老年人都开始“抛弃”菜场,转战APP买菜,玩得比年轻人还轻车熟路。

距离大沽路菜场几米之遥,就是另一个拼多多站点,所以李玲的兼职收入有限03几乎所有市中心的传统菜场,都承受着和大沽路菜场一样的焦虑。

经此一“役”,乌中市集成了各大菜场眼中的榜样和模板。

Prada联名活动期间,静安、黄浦、杨浦等中心城区主管菜场的商务委人士,都低调地来观摩过了。

可能他们不知道的是,乌中市集的经营方也曾经做过同样的事情——到上海其他“网红”菜场去考察,包括高陵集市、蒙西菜场。

真如的高陵集市在2019年进行了改造普陀区的高陵集市,原本是一家开了20多年的传统老菜场。

2019年末改造重开后,模样大变,不但开了上海特色小吃馆,现在还有了社区食堂、社区健身房等。

整个菜场统一设计成老上海风情模式,意图明晃晃写在脸上:方便拍照打卡。

改造以后,高陵集市的面貌焕然一新这种略显刻意的改造路径,在两年前算是蛮超前的。

一开始吐槽的人还不少,大众点评上有人调侃像“迷你版车墩影视基地”,也有人吐槽“有点做作”。

但这两天再去重访,发现人气居然比我们一年前去时更足了。

午饭时间,中间的休闲餐饮区座无虚席,楼上的社区食堂也坐满了人。

中午饭点,高陵菜场一楼小吃馆几乎座无虚席近期点评网上大家的评语也有了些变化:“如果上海菜市场都像这样,买个菜,心情也愉悦。

”还有蒙自西路上的蒙西菜场,改造后的菜场大量使用竹篱笆元素,被形容为带着“精致烟火气”。

菜场外人行道上设计有波浪状围栏,买好菜休息的时候,像极了站在街边小酒吧旁边。

04菜场管理者们在互相取经和学习之后,至少都有了一些共识。

新一代菜场的环境一定要干净整洁无异味。

“菜市场有带鱼、海鲜,味道一出来,就会觉得和鲜花不搭界。

乌中市集改造后开业两年多了,没什么味道。

”乌中市集经理助理傅杰介绍说。

还有美观很重要。

在乌中市集,所有蔬菜摊位都用了统一的藤编筐,比传统菜场那种蓝色黑色塑料袋好看多了。

乌中市集蔬菜摊位,好看的藤编筐是运营方统一提供的更重要的是,业态要更丰富,内容要更好玩,去菜场,不能只有买菜这一项活动。

乌中市集二楼的网红农场餐厅,每到中午饭点,都是年轻人来吃。

傅杰说,菜场希望引进一些好的餐饮。

“店本身也注重自己的品牌,有自我要求。

”午餐时间,乌中市集里的农场餐厅生意很好其实乌中市集的运营方在徐汇区还有好几家菜场,乌中市集也是其他菜场改造的模板。

毫无疑问,新版的菜场们业态会比乌中更丰富。

乌中市集的运营方在徐汇区有好几家菜场,宜林市集是其中之一所以,上海菜场不会消失,烟火气也不会消失,但肯定会以另一种姿态存在——集餐饮休闲娱乐和景点于一身的新式菜场。

就像隔壁苏州双塔市集,早就是旅行指南的座上客。

至于欧洲日本,大多数旅游城市都有几个游客云集的菜场。

京都有锦市场,巴塞罗那有波盖利亚市场,所有的旅行手册上都会重点标注这些菜场景点。

也许未来有一天,朴素的菜贩们也会猛然醒悟,开始在蔬菜标牌上创作涂鸦和文案、将摊位摆设得更具艺术性和想象力。

到那个时候,不用Prada来造势,年轻人会回来、中老年人也会回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上海市民生活指南(ID:SHerLife),作者:李欣欣、顾筝,照片:李欣欣、顾筝

本文链接:http://www.yesureba.com/xwzx/3761.html